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聆聽沉默的聲音

有一首上世紀著名的民歌, 名叫The Sound of Silence. 其中有兩句歌詞是 -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有人翻譯為 "說而不言, 聽而不聞".

看來可以應用在今時今日的時勢上.

關於說, 在面書和各大討論區上, 有很多人評論一些和時局有關的貼文, 卻只像是隨便說說, 更甚者是粗言和刻薄的留言. 他們是認真的嗎? 有想過那些留言會有什麼後果嗎? 其實留言本身, 除了反映該人的立場以外, 也反映了他的人格. 留言時不可不慎.

關於聽, 更為重要.

人不喜歡聽相反的意見, 這是很正常的, 但聽相反的意見是很重要的, 因為這有助了解對方的看法和感受, 這才有溝通的空間.

因此, 對於有人發表言論時唱生日歌的做法實在很反感, 因為這無異於拒絕聆聽, 拒絕溝通.

有網上文章, 大意是有DSE學生和爸媽分享已經在佔領區睡了三個星期的苦況和心情, 內容真實而感人. 如果做人父母的看一看, 會對學生們的情況和想法更了解.

但是, 這位學生又有沒有細意聆聽爸媽的想法和擔憂呢? 如果有的話, 又是否值得繼續行動呢?

在佔領區的朋友, 自然會聽到同是支持佔領者的想法和看法, 這樣會使行動的心意更堅定. 但是又是否有聆聽社會上對是次運動的不同看法呢? 如果有的話, 很好. 否則, 就容易流於偏聽, 最後趨向偏激也不自知.

香港社會最可貴的, 就是當大家有不同意見之餘, 願意尊重對方的看法. 然而隨著運動一個月, 三天內有超過800,000個沉默的聲音. 這令人不禁要問, 大家的耳朵真的有把對方的話聽進心底裡去嗎? 還是仍要選擇聽而不聞呢?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海闊天空

以下是近日的一些個人觀察, 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1. 香港往日的成功, 有賴人才輩出, 港人自強不息, 加上法制完善, 以及政局相對穩定, 讓港人可以把心思時間放在經濟和各方面的發展上
  2. 但近年有多項因素令香港原地踏步. 港人求變心切, 希望透過更理想的民主制度去改善現況, 可以理解
  3. 我們會羨慕一些國家的民主選舉制度, 可以選出較多人認同的人為香港做事, 也讓市民有票去更換不受歡迎的領導人
  4. 但如果沒有穩定的政局, 法治和相應的經濟發展配合, 令香港人安居樂業的話, 大家也未必願意見到
  5. 今次行動或會起到示範作用, 將來再有任何政治民生爭議, 會歷史重演, 屆時香港鬥爭不斷, 持續內耗, 永無寧日. 這種發展模式, 未必是人人樂見的
  6. 現時行動參與者看見自己的理想, 卻未必看見可能導致的後果, 包括: 香港國際形象受損, 民生和經濟活動受損, 政局長期不穩定, 評級下降, 外資撒離, 社會分歧嚴重, 中央對事件看法形響對港政策等等
  7. 當以上問題陸續浮現, 不知道誰有能力回復原狀, 也不知道香港要花多少時間療傷, 因為這些問題不是單靠社會資源重新分配就能解決, 也不是靠有心有力的領導就能化解
  8. 政府施政, 未必令人人喜歡, 個別政策甚至令人不滿, 政府實在需要加強與市民溝通, 完善市民反映的渠道, 回應訴求, 並平衡各方利益, 化解危局
  9. 有些民生經濟問題, 是國際大方向使然, 也與國家之間的政治角力有關, 這些問題, 未必是一個有心有力的特首所能影響或改變, 然而如果政府施政有更多民生的考慮, 會更得人心
  10. 如果港人同心, 在追求更理想民主制度之餘, 能認清和面對現實, 求同存異, 著力化解爭議, 才是香港之福
  11. 近日, 集會人士喜歡唱"海闊天空", 我認為很有意思. 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  究竟雙方該怎樣做才能夠"海闊天空"?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鬥叻

家姐同妹妹的學校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很多小測/默書.

有時問起她們發揮得如何, 其中一個就會告訴你一個高分數, 外加一句應該係全班頭幾名.

一個講完後, 另一個又會講, 我今次科乜乜科咪又係點樣高分, 一樣係全班頭幾名...

讚賞佢地的努力同小心之後, 自己都要反省, 係唔係過去的一段時間, 太著重分數同名次, 令佢地求學的心態變質呢?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為香港, 可以和解嗎?

人總是希望得到認同, 不想受到傷害.

這怎樣說呢?

其實, 現時佔領反佔領雙方都有共通點, 就是希望得到認同, 不想受到傷害, 於是大家都只願意接收和自己立場相近的資訊, 自動把相反論點過濾. 每逢看到有認同的言論或報導就高興地分享出去. 反之則會盡力反撃, 甚至不惜用平常不會用到的激烈言辭. 當對方看到這些過激言論, 覺得過份或受到傷害, 又會作出一番批評, 或用更過份的言論互相攻擊. 這樣, 再沒有理性討論空間, 而且只會沒完沒了, 在facebook出現unfriend潮, 在討論區則會互相指罵.  這樣真的好嗎?

每個人都喜歡得到認同, 每個人都不想受到傷害. 你否定我傷害我, 我只會全力還撃.

香港人, 真的要這樣撕裂下去嗎? 究竟有什麼出路呢?

請本著愛心, 和解吧. 

請告訴自己, 對方不是有心傷害你或無論取鬧, 只是和你看法不同罷了.

就算不同意對方的觀點, 可以嘗試理解一下對方的感受嗎? 
就算不喜歡某些人的一些言論, 可以理性討論嗎? 
就算看到不友善的攻擊言論, 可以停止爭論嗎?
就算有過份的報導, 便要帶著攻擊仇恨的心去轉載批評嗎?

要和解不要紛爭. 因為, 香港已經再經不起進一步的傷害了.

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報喜不報憂?

家姐升中後, 經常會和我們分享同學間的相處和有趣事情. 很高興她仍願意和我們分享, 使我們有機會更了解她的情況.

她絕大部份分享的, 都是樂事和趣事, 例如小測表現如何滿意, 老師又選了她做了什麼職務令她十分光榮, 校慶籌備時如何採用了她的提議等等, 鮮有向我們提及她學習上是否有什麼問題需要協助.  面對加深加闊了的課程, 卻見她仍然輕鬆面對, 實在有點不放心.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學校乒乓球訓練

妹妹上學年通過學校的乒乓球精英訓練班遴選, 可以在三年級加入精英訓練班. 如果打得出色, 有機會進入校隊.

十月份開班前, 妹妹多次透露想打乒乓球. 細心一想, 可能是她怕在訓練班內因為球技不佳而出醜.

其實以她八歲的年紀, 便取得恆生乒乓球銀章資格, 也算是有一定的基本功了. 我們對她有信心.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佔中 - 部份有關人士的想法


佔中事件的和平完結, 在乎包容與溝通.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與不同立場的朋友互相理解包容, 我嘗試就個人理解, 綜合和整理一下部份人士的一些想法和特色, 和大家分享. 有興趣的, 請繼續閱讀.